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24-12-10
為進一步提高上海市預防接種工作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強預防接種服務可及性和便捷性,按照“服務全民,統一平臺,通接通辦”原則,現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請認真遵照執行:
一、進一步優化市級預約平臺功能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市疾控中心”)負責牽頭建設全市統一的市級預約接種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市級預約平臺”),優化建檔流程,加強預約接種智慧化管理,向受種者提供就近便利接種。各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要加強轄區預防接種預約服務管理,組織轄區疾控中心做好預約號源和疫苗的調配統一管理,督促指導轄區社區接種門診接入市級預約平臺。各犬傷處置門診、卡介苗接種門診和特需接種門診等可根據需要接入市級預約平臺。
二、進一步加強預防接種檔案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預防接種工作規范(2023年版)》相關要求,本市加強預防接種檔案管理,對所有在滬受種者建立具有唯一編碼的接種檔案和相應的電子接種檔案,接種門診負責為受種者在免疫規劃信息系統中登記注冊,建立預防接種檔案。市、區疾控中心做好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監測和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信息收集。
對于離開助產醫療機構后首次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適齡兒童,推薦其在居住地社區接種門診接種。首次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社區接種門診或特需接種門診要落實“首接負責制”原則,負責做好全程疫苗查漏補種、催種提醒等服務,每月對本轄區內的以及現管的免疫規劃疫苗適齡兒童的預防接種檔案進行至少1次查漏分析,發現漏種的,通過短信、微信、電話等多種通知方式進行疫苗催種提醒,了解接種情況并在免疫規劃信息系統中做好記錄,確保適齡兒童全程接種率。
接種門診為受種者提供首劑次非疫苗規劃疫苗接種服務時,應告知其后續疫苗接種程序,并參照免疫規劃疫苗提供后續接種劑次提醒服務,提高接種服務質量。
接種門診可根據受種者要求,為其遷入接種檔案。受種者也可根據自身需求,通過市級預約平臺變更接種檔案的管理單位。接種檔案管理單位變更后,現管單位應負責做好預防接種全程管理,落實查漏補種、催種提醒等接種服務。
三、進一步提升預防接種服務能力和質量
各接種門診應根據歷年疫苗接種數量、預約登記情況、疫苗庫存等合理安排門診開診時間,保障充足的接種服務能力,每年接種量原則上不低于上一年度。要統籌配置接種資源,確保充足的線上預約號源發放,根據節假日或預約集中趨勢等特性,合理調配各時段的號源比例,通過增設接種單元、延長門診開診時間等措施盡量滿足受種者的需求,優化接種體驗。各接種門診要優先保證已預約人群的接種需求,在此基礎上,做好未預約者的接種服務,同時要做好解釋溝通工作,不得限制未預約者的接種要求。對線上預約登記有困難的受種者應提供線下預約登記服務。各區、各接種門診在全力滿足轄區居民接種需求的基礎上,積極做好對非轄區居民的接種服務工作。
四、進一步強化疫苗儲備管理
各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市疾控中心要根據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制定疫苗庫存監測預警及處置方案,做好疫苗儲備和冷鏈管理。各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要結合歷史接種數據、預約需求、疾病季節性流行情況、人口流動情況及疫苗接種率等要素,科學預計疫苗接種需求,確保各類疫苗品類齊全、供應充足,要及時發現短缺情況,做好采購并確保足夠的疫苗儲備。市、區疾控中心要加強統籌協調,根據疫苗的庫存情況和各接種門診的需求,合理調度分配疫苗資源。市疾控中心要加強與疫苗生產企業的溝通對接,協調企業合理增加疫苗儲備量,在滿足本市接種需求的同時,避免疫苗浪費。
五、進一步加強預防接種全過程管理
各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要落實預防接種管理主體責任,持續優化預防接種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績效分配等激勵機制的作用,保障接種人員工作積極性。要進一步加強接種門診“標準化、規范化、溫馨化、信息化”建設,持續優化接種門診環境和設施設備。加強預防接種服務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組織轄區接種門診落實預約服務、建檔管理、疫苗儲備、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處置等工作要求。要組織開展全覆蓋接種門診及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使預防接種相關工作人員掌握預約方式、預約流程等工作要求。要加強巡查督導,提升接種門診溫馨便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切實提高市民體驗感。
六、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
各區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市疾控中心、各接種門診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維度、多途徑的宣傳,使市民了解疫苗接種預約方式和流程,重點包括受種者可通過隨申辦、“健康云”APP或小程序、“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等登錄市級預約平臺,根據自身需求在全市范圍內選擇預約接種門診、變更接種門診等。加強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12320衛生熱線、市級預約平臺客服熱線(400-9216-519)的溝通,做好市民咨詢接待和溝通解釋工作。繼續強化輿情監測,及時回應市民關切。
轉載自-上海衛健委官網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